又稱"六世紀文化?名人長廊",在濱河兩側設置人文景觀長廊,用以展示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世界范圍內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如東亞文明區內中國的老子、季子、孔子;南亞次大陸文明區內印度的釋迦牟尼、大雄;東地中海文明區內古希臘的泰勒斯和蘇格拉底……通過浮雕的藝術手法展示這些思想大家的生平及其思想成果。
設計理念:
公元前6世紀左右,世界四大文明區(東地中海文明區、南亞次大陸文明區、東亞文明區、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區)已經形成,其中中國、印度、希臘三個文明中心在約2500年前幾乎同時進入思想繁榮時期,哲學思考十分活躍,都開始思考生命、社會的目的及其意義等重大課題。不過他們得出的答案大相徑庭,從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亞文明和東亞文明就此分道揚鑣。正是這些偉大思想家的精神遺產慢慢形成了如今迥然不同的東西方文化,對世界文明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濱河文化長廊通過對世界范圍內與季子同時期思想家的展示,來探索和彰顯公元前六世紀時季子在中國文化(儒家思想)界乃至世界文化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將對季子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世界范圍的高度;另一方面是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來觀察、思考如何正確對待先賢們留給我們的豐厚文化遺產。
文化長廊名人簡介——東亞文明區
季子(公元前576-前484),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公元前547年封邑于延陵,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季子是儒家文化的先行者,列江南500名賢之首。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主張克己復禮、為政以德、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老子(約前571年-前471),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其思想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文化長廊名人簡介——東地中海文明區
泰勒斯(公元前625-前547年),古希臘哲學家、自然科學家。泰勒斯創立了愛奧尼亞學派,他企圖擺脫宗教,通過自然現象去尋求真理,泰勒斯首創理性主義精神、唯物主義傳統和普遍性原則,是理性主義的開端,被稱為"哲學史上第一人"。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后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倫理性問題研究上,他認為哲學應當從懷疑開始。